【核心提示】:“百萬投入招募書評人,百萬收入可成就白金書評人!”令人耳熱心跳的宣言,開啟了盛大文學云中書城招募“白金書評人”的造勢行動。讓盛大文學感到有些尷尬的是,“白金書評人”恰恰在獨立性這—點上受到了業(yè)內(nèi)人士的質疑。
按計劃,今年9月將產(chǎn)生30位“白金書評人”,獲得“月保障金”等經(jīng)濟支持。盛大文學重金懸賞“書評人”,其最終目的則是“搭建中國網(wǎng)絡閱讀的評價體系”,成就國內(nèi)第一批“白金書評人”,讓他們“有尊嚴地活著”。
與銷售掛鉤能否客觀
據(jù)悉,網(wǎng)絡書評人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分成。舉例說,如果有人看完一篇書評后點擊“立即購買本書”并支付成功,那么網(wǎng)站后臺會根據(jù)這條消費行為記錄,給書評作者“發(fā)福利”。“分成比例從5%到20%不等,上不封頂”。盛大文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不是寫書評,這是寫廣告文案,或者叫‘網(wǎng)上腰封’。”滬上知名書評人李偉長調(diào)侃道。他擔心的是:與銷售掛鉤的書評還能夠說不好嗎?只能說好,只能變著法子說“哪里好”,何來獨立客觀?更何況,上述分配機制會導致書評人跟著最熱門的小說走,熱者愈熱,冷者愈冷,“幫讀者挑好作品”的初衷未必能實現(xiàn)。一家出版社市場部負責人的反應則是:“這樣的機制能產(chǎn)生獨立書評?組織者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
李偉長認為,書評不應成為一種職業(yè),書評人也不適合“圈養(yǎng)”,因為他們最可貴的是民間姿態(tài),倘若為了某種利益而聚合在一起,就成“家丁”、“小廝”甚至“打手”了。李偉長說,如果要讓書評人“有尊嚴地活著”卻讓書評人把“尊嚴”都舍了,不知該如何評說。“確實,書評人以書評獲得的收入,在當下是很微薄的。”為了評一本20萬字的小說,要花兩天時間才能看完,再用好幾個小時來構思成篇。最后這1500字的小文章只能換回幾十元、百來元的稿費,能開出“1個字1塊錢”價碼的只有個別媒體。“好在我認識的書評人多半不是以書評稿費為主要收入的,并且我要強調(diào)一點,出色的書評人都是獨立姿態(tài)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