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 李奇)7月10日,第十七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開幕。中國音樂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李心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強調音樂作為跨越疆界的和平使者與連接兩岸同胞心靈的堅韌紐帶,其力量無可替代。
李心草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自己執棒國家級文藝演出及國際盛會的經歷,他指出:“音樂無需通行證,它生來就是跨越疆界的和平使者。”他強調,音樂是情感的載體、文化的密碼、精神的紐帶,承載著民族底蘊,更是全人類共通的心靈語言。無論身處何地,音樂強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都能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心意相通。
“在所有的音樂跨越中,海峽兩岸的同根共鳴尤為動人心弦。”李心草盛贊閩南語歌曲以其獨特韻味、深情表達和濃厚鄉情,深深植根于兩岸人民心中,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溫暖底色。
在開幕式上,他特別分享了不久前執棒《黃河回響》——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周年兩岸音樂會的感悟。他動情描述,盡管兩岸音樂家排練磨合時間有限,卻在極短時間內完美呈現音樂,達到了“心靈溝通的極致”,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幸福光芒”。
“當歌聲響起,我們忽然發現彼此留著一樣的血。”李心草引用音樂會現場一位臺灣朋友的話,并指出這種深植于共同藝術的情感是推動兩岸心靈契合的無聲基石。“音樂永遠是現場的藝術。”他表示,面對面的交流能最深切地加深心靈的溝通,其情感的感染力和精神的震撼力無可比擬。
李心草指出,本次“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搭建了一個開放、包容、深入的平臺。他堅信,交流季將帶給兩岸音樂家豐碩的收獲,這些收獲將進一步影響各自未來的藝術表現與創作風格。“交流只是一個手段,但我們的目的是帶給兩岸音樂家更深的友誼,更多的靈感。”
他呼吁兩岸音樂家在音樂創作、表演形式、藝術理念等層面深度融合,共同挖掘民族音樂、古典、流行、合唱等領域的寶藏。同時,他希望以此為契機,加強兩岸音樂教育資源整合,共同創造機會讓年輕一代音樂學子在交流中開闊視野、提升素養,培養華語音樂發展的未來新生力量。